结合黄河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工程,建设500-10r
00米宽的绿带。r
3、森林公园和绿色屏障规划r
在大青山南麓建设500-1000米宽的城市外围防护林体系(非农田区),以形成城市的绿色屏障,并在条件适宜的地段建设城郊大型森林公园;在昆都仑水库库区周围建水源涵养林,在昆都仑河两岸建景观林和防护林,同时开展成吉思汗生态园的草原森林建设和南海子公园南部的湿地保护区建设。r
r
第四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r
r
第十一条城市绿地系统布局r
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可概括为“二轴、三楔(源)、三横、四纵”,“公园棋布、森林围城、组团隔离、绿网相连、点面结合、多点渗透”的带网状结构。r
1、二轴:r
即把阿尔丁大街和钢铁大街、建设路、巴彦塔拉大街(百里长街)新旧城区发展轴建成两条绿轴。r
2、三源(楔):r
即建设分布于城区西北角的边墙壕经济防护林,位于新旧城区之间的以成吉思汗生态园为主的风景林地和位于城市东南角的南海公园及湿地,这三块片林形成楔形绿地插入城市中心,形成城区的氧源基地和输送新鲜空气的通道。r
3、三横:r
即把城区外围的莫尼路林带与厂前路林带,城市中心的团结林带、青年林带、建设路林带,南侧的黄河路林带做为三条横贯城区的绿色廊道。r
4、四纵:r
是以昆都仑河、二道沙河、西河槽、东河槽四条纵向开敞空间结合两侧绿化形成城区的绿色通风换气走廊和城市滨河景观绿带。r
5、公园棋布、森林围城:r
以公园为主要形式大量拓展公园绿地,使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满足500-800米;在城区四周建设大规模的生态与游憩相结合的生态防护林,最终实现“钢城掩映森林中”的城市风貌。r
6、组团隔离、绿网相连,点面结合、多点渗透:r
新、旧城区以大面积的风景林地相隔,既可改善城市景观,又可防止城市无序发展;城区内园林路纵横交错,编织成一张覆盖整个城区的绿网,形成一个以绿楔(氧源林地)、绿心(公园绿地)、绿带(防护林带)、绿网(道路绿地)相互交织的绿地格局。r
r
第五章 绿地建设规划r
r
第十二条城市绿地分类r
城市绿地分为五大类,即: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和其他绿地(G5)。r
第十三条城市绿地分类建设规划r
1、公园绿地(G1):r
(1)充分考虑服务半径的要求,力争做到均匀分布,市级公园服务半径为2000米,区级公园为1000米,居住区级公园和街道小游园为300-500米。r
(2)在新、旧城区发展轴上分布节点绿地;沿城市主干道每隔800-1500米建设节点绿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