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社会生活的连接;在课程实施上,教学方式单一,
加班加点,机械训练,题海战术,很少关注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学评价上,评价指标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
轻素养。这种违背教育规律、有悖于教育本质的行为严重影
响了学习力的提升。
(二)学生的被动学习依然占主导地位
当下高中生的学习现状令人担忧。从大的方面来说,许
多学生的理想被异化,把考入某名牌大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
标,由于理想过于功利,所以情绪不稳,主动学习动力不足,
甚至讨厌学习,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从小的方面来说,现
在的高中生长期在教师所谓“精细化”的雕作培养下,习惯
了教师“喂食”式的教学方式,学习没有自己的主张,将“上
课”变成了“听课”或“观课”,学习方式重记忆、轻思维,
重视听、轻表现,重模仿、轻创造。课堂内假学习(不懂装
懂)、虚学习(似懂非懂)、疑似学习(人在心不在)的现象
还很普遍。学习被动,把完成作业或做练习当作学习的唯一
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意
志力不强,质疑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低下,这必然导致学
习力下降。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课改陷入了“穿新
鞋,走老路”的窘境,顶层设计的理念难以落地,提升学生
f学习力成为一句美丽的“空话”。优化育人模式必须从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做起,这不仅是深化课改的需要,也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三、学历案的概念与结构(一)学历案的概念1学历案的定义学历案的概念最早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提出的。崔教授认为,所谓学历案,“是教师为了便于儿童自主或社会建构知识,围绕某一学习单元,进行专门设计的学习过程的方案”。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词:一是“自主或社会建构”,自主建构是指儿童依靠自身能力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社会建构是指儿童在与教师或同学的互动中建构新知识;二是“学习单元”,可以是一个主题或一篇课文,不必限定一个课时为一个学习单元;三是“学习过程”,它是呈现一种学习的完整历程的课程方案,突出学习经历,其核心理念是学习经历改变学习效果,进而影响学习力。2学历案的框架与构成要素崔教授认为,学历案由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六个要素构成,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对每个要素及其对应的相关问题的解读如表2所示。从以上学历案的基本要素中可以看出,它包含了课程纲
f要所必需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课程要素,相对于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