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群众。斗争中创造新局面。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经验。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等各方面的丰富实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现实土壤。在这一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大量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工作。1939年,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目的,以及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特点。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
①②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9
f念。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探索的成果;深刻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系统地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在《论联合政府》和以后发表的著作中,又进一步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科学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日臻成熟。同时,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发表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政策》等著作中,总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经验,、提出了“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以及同顽固派斗争时应坚持的“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使统一战线理论更加完善。在《反对自由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著作中,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思想,使、、党的建设的理论更加完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著作中,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的经验,发展了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战略战术的思想。在《论政策》《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抗日时期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等著作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