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方位、多角度的交流碰撞,同时,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代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与交流也日益明显,加剧了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对抗与冲突,成为当代人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这种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群体,使很多中学生在面对更丰富多元的文化现象与价值判断的同时,心理和精神感到迷茫和混乱,甚至无所适从。由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有时很难正确处理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进而导致自身价值观念体系趋向矛盾的尖锐化。他们经常主动或者被动地置身于各种各样的“观点”和“道理”之中,在各家学派的争鸣中左右摇摆,不知何去何从。如果这种价值观的冲突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将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可能导致未来社会价值观的整体混乱。在多年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日益感到,在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多元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中学生的个体人格价值观的合理构建,中学生的价值思维与价值选择方式尚处在未定型的阶段,传统的和现代的、理想的与现实的价值观几
1乎同时在影响着他们。无论是从对理想信念的多样化理解,对所推崇人物的不同价值判断,
对西方文化的认同亲和,还是社会归属感和信任空间的变化,以及学校教育影响力的减弱,都显示着当代中学生价值观念的广泛、多元,而且当代中学生理想化的价值目标正在被世俗化的价值目标取向所取代。他们对理想化的价值目标的兴趣逐渐在减弱,而越来越多的把世俗的、功利的、物质的价值目标作为自己发展的价值追求。2加之受到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的不良思潮的影响,很多学生一味追求安逸,贪图享乐,精神空虚,越来越缺乏人文精神,缺乏责任感,缺乏理想,自私自利,道德观念模糊或淡薄。中学生的这些消极的心理特征反映到作文中,往往表现为文章立意肤浅和苍白,沦于庸俗,有的作文中甚至出现了是非观扭曲颠倒和价值观错误的问题。加之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课文本身的多义性和文本所负载的价值取向多维度,一方面避免了旧的教材体系中意识形态挂帅带来的人文缺失,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因文章中所蕴含的多元价值观的冲突碰撞,更容易造成价值观在学生思想成长中的冲突和对抗。面对这样的语文教育现状,我们深切感受到“教文育人”的重要。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至关重要。
12
肖绍俊从冲突到和谐:新形势下多元价值观的引导与整合[J]中州学刊,2010,(5):25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