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秦泗岩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大大增加。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上半年报告,我国高校中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40万。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不仅面临着经济压力,也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事实表明,只有提高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素质,经济支持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单纯经济救助难以解决“心理贫困”。因此,了解掌握贫困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并研究相应解决策略,是高校学生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带来的后果
1自卑及其带来的封闭、敏感
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面的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进入高校后,身边同学衣食无忧,甚至是享受生活,而自己却在为基本日常生活费用头疼;身边同学常常大谈某明星、某品牌,而自己听都没听过,插不上话;自己来自偏远的农村,不会使用电脑、电话,英语基础更是薄弱,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收效甚微;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成绩在大学却那么不起眼,而自己根本没有演讲、唱歌、绘画、演奏等特长。在这样的现实面前,贫困生的内心很容易产生“我不行”的内部语言,忽略了所有自身的优点。
自卑心理不克服,会带来很多问题,如自我封闭、悲观失望、学习无动力、无法融入集体,最终带来消沉、抑郁,严重的可引发自杀等后果;因为自卑心理,有的贫困生变得高度敏感、多疑,有时会把其他同学的说笑误认为是在议论、嘲笑自己,别人不经意的玩笑会引起内心的轩然大波,发生口角或冲突;有的贫困生大肆挥霍学校和社会的经济救助,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然后活在自责与自卑的双重折磨中……这种错误认知和自我评价方式不改变,经济援助只会带来新的心理问题。
2焦虑及其带来的情绪情感困扰
贫困生的焦虑、忧虑主要是由现实环境的压力与困难引起的,笔者总结咨询经验,发现贫困生的焦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带来的焦虑。许多贫困生常常为每月生活费无着落而发愁,担心申请不下助学贷款;有的贫困生费了很多努力却找不到勤工助学的机会,还有的在打工过程中被骗;患病时无钱去医院治疗;无钱参加集体活动、寝室娱乐等。由此带来贫困生负面的自我评价与暗示,产生内心的不公平感、嫉妒等。二是家庭带来的焦虑。贫困生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有的来自偏远农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