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修订版最新2019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修订版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指导临床医生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根据卫生部《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根据《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医生在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或放射、超声等影像学结果诊断为细菌、真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的结果而定。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应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尤其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送病原学检测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据此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3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在未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前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时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既往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待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后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4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均应对该病人肝、肾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肝、肾功能情况相应调整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5抗菌药物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一般应观察72小时重症一般观察48小时可进行必要的药物品种与方案的调整。6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般感染疾病在症状体征消失后72小时停用特殊感染者按特定疗程执行。7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一般以3日量为原则最多不超过7且结核病治疗除外。8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