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四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原电池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会判断原电池的电极,会判断电子的流向,电流的流向,会设计简单的原电池,知道盐桥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讨论与交流等技能及科学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技巧与意识;让学生感到化学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悟科学研究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2、教学重难点:原电池的原理和原电池的组成,盐桥的组成和作用。3、内容分析:本节是电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能量的转换、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电解质溶液、金属的活泼性以及物理中的电学等知识等,综合性较强。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将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金属腐蚀和防护、电解原理和有关计算等知识联系起来的知识网络;对培养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原电池在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学好本节知识,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4、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一中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基础等知识,在初中物理中也学习了电学最基础的知识,在知识层次上达到了可以学习电化学的基础,在知识的理解掌握上应该较容易掌握并且在必修二学过一些关于原电池的基础知识,在理解上加深印象。5、设计思路:首先以多媒体展示小故事“会发电的土豆”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展开对原电池原理的实验探索,进而通过练习总结出构成原电池需要的条件突破本节教学上的重难点。6、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实验讨论法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实验出发,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讨论、类比分析,从而归纳出原电池的概念和组成条件,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两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以疑激思,揭示新知(5分钟)
教学教学程序
环节
设计意图
创
两名主持人开始对化学进行赞美并请出
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
设王俊宇同学展示趣味小实验“会发电的土生活中蕴含的化学信息,激
情豆”接下来请出另一名学生开始张氏讲堂: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
景(电池的发展历史。
动手和实践的能力。
f(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新知1探究实验一:原电池的概念(10分钟)教学
教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