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知识与技能目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

1、学生理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2、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和规范格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了解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重点
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难点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质量之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验引入激发兴趣埋下伏笔
活动一:探究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演示实验】提前做实验,录一段53gNa2CO3与60g稀盐酸反应的视频。
【提问】请大家计算反应前后减少了多少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判断减少的质量是谁的质量?(PPT上展示化学方程式)
学生思考并回答:质量减少22g,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利用同学们熟悉的实验中产生的问题来引入其一,为枯燥的计算增添色彩,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为“活动四”埋下伏笔;其三,充分体现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
f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引出新知环环相扣突破重点
【过渡】通过实验的方法大
家可以快速的计算出产生的
二氧化碳的质量,那如何利
用化学方程式来进行计算
呢?【提问】这是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老师已经给出了一组数据,请大家从质量的方面来回答此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
【追问】也就是说4g氢气完
学生回答: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通过回顾化学方程式在质量方面的含义,再列举一个熟悉的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引出新知识,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依据。
全反应需要氧气的质量为……?生成水的质量为……?
学生回答:分别为32g和36g。
若产生18kg的水,需要消耗学生回答:分别为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多2kg和16kg。
少?
小结并板书:
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
质量之间成正比例关系。
活动二:自主学习利用化学
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
自主学习分析归纳完成目标
【过渡】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102页,自学例1,继续理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并总结出计算的步骤和规范解题格式。
【小结】PPT展示解题的步骤。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归纳出规范的解题格式。
学生可通过自学教材例1,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