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三年级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2017.1
一、选择题(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1919年5月31日,《申报》刊登了一个社会团体的通电:“全省议会、教育会、商会、农
会、工会暨全国公民均鉴北京政府反民好恶,任用内奸,视爱国行动为煽惑……共和国家主
权在民,安能任其压制而不思抵抗?”由材料可知
A五四运动得到了各界的支持
B参加巴黎和会引起广泛不满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D推翻北洋政府成为民众共识
21924年11月,孙中山在一次谈话中说:“十三年来,民国绝无起色,党务并不进步,皆
由尔等不肯奋斗之过……彼共产党成立未久,已有青年同志二百万人,可见其奋斗之成绩。”
这段话表明孙中山
A决定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
B赞赏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C责备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D依靠共产党发动北伐战争
31926年至1927年我国南方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农民报刊,其中尤以地方农民协会主办的农运报刊有影响力,如湖北、山东、湖南、四川等地都有关于农民运动的定期刊物。这说明
A农民已成为国民革命的领导力量B农民运动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C国民革命重视对农民的政治宣传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迅速传播4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提出“短促突击”的战术,“御敌于国门之外”,让装备很差的红
军同用现代武器装备的敌军打正规战、阵地战、堡垒战。其结果是
A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B为武装斗争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C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进行长征D造成了军事上的“左”倾冒进
5按照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的逻辑顺序,下表空格处应该填入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革命时期
工农武装割据……略
……略
红军长征
1
fA南昌起义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D抗日战争时期
6右下图为埃德加斯诺1936年8月在豫旺堡(今宁夏同心县豫
旺堡)拍摄的经典照片《抗战之声》。对照片出现的历史背景解释准
确的是
A中央红军完成战略转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D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7中国近代生产与旧式生产的增长及比重变化(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近代生产
旧式生产
1914年
产值
290
14991
比重
189%
9811%
1936年
产值
1312
19335
比重
635%
9365%
由上表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国民经济中传统部门和近代部门并存
②近代企业生产增长缓慢,规模小
③民国成立后政府压制近代经济的发展
④传统的自然经济成分仍大量存在
A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