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共50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具体临床分期等情况给予不同化疗方案。观察组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960,对照组缓解率为760,观察组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下肢浮肿发生率、皮疹发生率、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甲磺酸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在骨髓内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且能够通过血液在全身扩散,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润等。本文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共50例,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073岁,平均412±57岁;病程14~23个月;临床分期:其中慢性期患者共14例,加速期患者共7例,急变期患者共4例。对照组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971岁,平均405±61岁;病程15~22个月;临床分期:其中慢性期患者共15例,加速期患者共6例,急变期患者共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临床分期等情况给予以下化疗方案:三尖杉酯碱+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强的松HOAP方案、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方案、吡柔比星阿糖胞苷HA方案、柔红酶素+阿糖胞苷DA方案等方案。观察组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根据患者临床分期情况,分别可给予400mgd、600mgd或者800mgd口服。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下肢浮肿、皮疹及肝功能是否改变。
1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治疗后外周白细胞计数小于10×109L白细胞和骨髓分类正常,血小
f板计数也正常,血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