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抗生素发酵工艺学》知识要点
(1)发酵工业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三个要素,即生产菌种、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2)目前无菌检测的方法主要四种,即镜检法、肉汤培养法、平板划线培养和发酵过程异常现象观察法。
(3)发酵醪中菌体分离一般采用离心分离和过滤分离两种方法。
(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培养基pH值改变的原因主要有营养成份的消耗和代谢物的累积等。
(5)发酵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得到最大的比生产率和最大的得率。(6)发酵工业中常用灭菌方法:化学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
湿热灭菌。(7)常用工业微生物可分为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四大类。(8)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有斜面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和真空冷冻
保藏法等
(9)发酵高产菌种选育方法包括自然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
因工程育种、原生质体融合
(10)发酵产物整个分离提取路线可分为预处理、固液分离、初步纯化、
精细纯化和成品加工等五个主要过程。
(11)工业微生物菌种可以来自自然分离,也可以来自从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
单位获取。
(12)环境无菌的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肉汤培养法、平板培
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等。
(13)发酵罐发酵过程中的物理检测参数有温度、转速、压力、搅
拌转速和空气流量)。
(14)前体:是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
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提高的化合物。
f(15)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
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
(16)生理性酸性物质:经微生物代谢等作用后能形成酸性物质使培养基pH值
下降的营养物质。
(17)限制性基质: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当底物浓度
很小,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此时基质叫限制性基质。
(18)发酵热:所谓发酵热就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什么叫净热量呢?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菌分解基质产生热量,机械搅拌产生热量,而罐壁散热、水分蒸发、空气排气带走热量。这各种产生的热量和各种散失的热量的代数和就叫做净热量。发酵热引起发酵液的温度上升。发酵热大,温度上升快,发酵热小,温度上升。
(19)染菌率:总染菌率指一年发酵染菌的批(次)数与总投料批(次)数之比的
百分率。染菌批次数应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