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运营模式。
(2)从渗透率来看,电商已成为占据我国标品快消品市场1312的主力渠道
2014年至2019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从246万亿元增长至852万亿元,网络零售占比由91上升至207,渗透率持续提升。对于消费品中标品如消费电子和家电,以及快消品如服装鞋帽和化妆
f品,电商渗透率已达3050。
(3)从增速来看,电商是中国社零增长的重要引擎,TOP3头部电商的市场份额仍在提升
2015年至2018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在25以上,同期社零总额增速仅为10左右;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为195,同期社零总额增速仅8。可以看出,虽然近2年实物商品电商增速有所放缓,但线上依旧是拉动社零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品牌商增长的重要基本盘。而头部电商又整个电商赛道中的优选,2018年行业前三中,阿里中国零售市场实物商品GMV增速与行业增速基本持平,京东增速略跑赢行业,拼多多作为黑马大幅跑赢行业,TOP3头部电商的市场份额整体仍在提升,非头部公司的市场机遇趋少。
f2、竞争格局:我国流量高度集中,电商兴起时线下零售业和品牌尚不成熟(1)我国电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流量高度集中于少数电商平台
2018年,阿里、京东、拼多多合计占有我国电商市场接近80的市场份额,品牌自营电商和传统零售商自营电商在行业中很难占据一席之地。但美国和英国的电商格局则相对分散,传统零售商如沃尔玛、Tesco、Argos的自营电商,以及品牌商如苹果的自营电商,均能在行业中占据410的份额。
(2)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为:电商业态兴起时线下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发展成熟度
在电商出现之前,美国和英国的线下零售业和品牌业已经历了超过半个世纪的沉淀,拥有强大的运营效率和消费者影响力,因此能够在线上渠道出现时发展出自有渠道。而在中国,线下零售业和品牌业在发展了20年就遇到了电商的兴起,使得本就具有马太效应的线上渠道在中国产生了更强的马太效应。
f(3)在品牌和渠道的博弈之中,预计未来我国线上渠道方仍将处于强势地位
一方面,流量高度集中,导致了大范围、跨品类的海量消费者行为数据集中于头部电商平台,使得头部平台能够快速推进迭代创新。另一方面,由于品牌方很难实现渠道和数据自主,品牌商与平台的博弈始终存在,对于品牌商来讲,研究在电商平台获取、转化和留存流量的能力至关重要。
f3、盈利模式本质:电商平台≈购物中心小商品城,自营电商≈百货商场(1)与线下类似,电商本质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平台模式和自营模式
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