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的沟通交流会议,解决产品专业技术问题。
5药品审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采用信息化技术和方法规范审评组织管理,保障审评质量,提高审评效率。正在参照国际标准,简历药品电子化申报通用技术文档系统、注册申请受理、审评和审评过程管理系统;构建服务于审评决策的大数据平台。争取今年年底仿制药可
6
f以实现eCTD的申报,利于企业国内外同期申报。
6审评审批技术要求公开透明
加强技术指南的转化,公布在CDE网站上。同时在制定过程中,要求企业科研单位参与指南的制定。今年的主要任务还是解决挤压,解决后重新开启培训班、研讨班,宣传解读技术要求。公开审评报告,新药9月1日起实施公开综合审评报告,后面延伸到仿制药。专家咨询委员会由闭门转为公开,媒体社会共同参与,企业在再次申报的时候质量会有所提高。
7优化审评流程提高审评效率
逐步建立各专业审评员、审评组长、室主任、部长和中心主任审评技术逐级把关制度,明确各级审评人员职责,授权不同层级审评人员签发不同风险审评文件,缩短审评流程。目标是2020年1600人的审评队伍建设。5级逐级技术把关。增加签发渠道会提高审评效率,力争把争议解决在早期。进一步完成受理审评及临床试验中监管,完成一体化过程。
8审评细则工作流程制定
制定工作细则,工作流程规范,不同部门要求一致。预备会就企业递交资料提出问题,得出答案反馈给企业,企业来开会的时候针对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建立审评模板,同意审评要求,统一结论处理要求。
9新药研发优先审评
加快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研发上市,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的矛盾。优先审评审批的范围包括: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符合下列之一的药品注册申请:1)未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的创新药注册申请;2)转移到中国境内生产的创新药注册申请;3)使用先进制剂技术,创新治疗手段,具有明显治疗优势的药品注册申请;4)专利到期前3年的药品临床试验申请和专利到期前1年的药品生产申请;5)申请人在美国、欧盟同步申请‘6)在重大疾病防治中具有清晰的临床定位的中药(含民族药)注册申请;7)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利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新药注册申请。防治下列疾病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注册申请: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罕见病、恶性肿瘤、儿童用药品、老年人特优和多发疾病。
7
f一致性评价中需改工艺重新申报的申请;自查核查项目申请人主动撤回重新申报的申请;临床急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