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②地方: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2.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实:(1)汉武帝的集权史实①设置中朝: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目的:加强皇权。②设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①三省职权:决策机构(起草诏令)中书省;审核机构(审核政令)门下省;行政机构(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②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削弱或剥夺宰相、节度使等的权力(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防止武人割据。
258
f(4)元加强中央集权①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②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为我国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3.围绕的焦点问题: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与斗争。4.汉到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怎样演变的?(1)演变: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即在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部分地实行分封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2)焦点问题: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3)趋势:在分权的基础上,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考核和监督),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4)影响:短期来看,可以缓解一些矛盾,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从长远来看:①造成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②地方缺乏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5.如何认识和评价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1)职权和运行机制
(2)影响:①实际将秦汉以来的相权一分为三,分隶三省,总于皇帝,从而大大加强了皇权;②六部各自分掌行政、财政、军政、司法、工程等权力,各司其职,中央机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③秦汉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中央集权得以加强,对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6.结合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史实分析行省制的历史影响。(1)设置:10行中书省(行省);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个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个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2)管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