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元朝出现民族融合高潮有何历史必然性?民族融合有何特点?(必然性:唐末以来数百年的战乱、迁移、杂居,使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元朝统一有利于各族进一步交往和融合。特点:形式多样,如各族生产方式、技术的融合;契丹和女真人的汉化;新的民族的诞生等。)③元朝对边疆的有效管辖有何新的突破?(可在引导学生回顾秦汉以来对边疆地区管辖措施的基础上,强调西藏、台湾、澎湖、云南等边疆地区首次归属元朝中央政府管辖。)设问3: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元朝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何特点。(归纳为:①空前辽阔的疆域便利了各民族的活动和交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②民族融合形式多样,高潮迭起,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本内容;③采取强有力措施空前有效地管辖边疆地区,是元朝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四、元朝的制度(板书)设问:作为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和疆域空前辽阔的政权,元朝在制度建设方面有何特点?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特点:随着统治中心南移,逐渐“遵用汉法”;基本沿袭宋、金旧制,但有改革创新。在中央官制的设立方面:①枢密院承袭宋制;②要注意区别中书省和唐代三省职权的不同,元朝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职责与唐代尚书省相当,完全不同于唐代的中书省;③设宣政院,统领全国宗教事务和兼管西藏地区,是元朝中央机构设立的一大创举,这一机构的设立辅之以密切蒙藏关系的其他措施(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小字),使西藏从此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关于行省制度:①明确行省制度是元朝为有效控制地方和边疆而实行的一项开创性的制度;②投影《元朝疆域图》,要求学生弄清中书省直辖地即所谓“腹里”之地和各大行省的分布方位;③行省的职权可投影《元史》卷91《百官志》里的一段材料加以说明:“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④思考、讨论:行省的设置有何重要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加强了对全国的有效控制和边疆地区的管辖,大大地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五、红巾军起义和元朝灭亡(板书)该部分内容初中教材已有详述,可引导学生在回忆初中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强调三点:①元末农民起义是元朝统治集团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