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图776
《毛泽东转战陕北》,并提出如下讨论题,提示学生结合上述投影材料研读:讨论毛泽
东为首的党中央为什么要撤离革命圣地延安?小结撤离延安正是中共坚决贯彻军事原则
的表现: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撤离延安是为了保存
实力,寻机歼敌。事实也证明,蒋介石只得到了一座空城,却在西北不断地损兵折将。所以,
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是一个英明决策。承转以上种种情况表明,同国民
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了,这时,能否把握战机,敢不敢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
战,歼灭敌人的重兵集团,成了战略决策上的关键问题。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综观战争全局,
果断作出了进行战略决战的英明决策。板书2、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研读3教师指导
学生研读图777《三大战役形势图》,同时视学生的实际情选择下列两个方案中的一个推
进教学:活动方案一:推出《三大战役各简况表》(空白),让学生填写并进行比较。
方案二:请学生根据从《三大战役形势图中》获取的信息,自列一张三大战役综合信息表,
并比较三大战役的情况(如下表)。
战役名称
起讫时间
歼敌数(万)
辽沈战役
19489194811
47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
55
f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52
总计
154
不管是采用哪一个教学方案,教师都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适当小结。
研读4教师指导学生研读阅读卡《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并作如下设问,引导学生
思考:提问阅读卡《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的依靠力量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本设问的意图是要让学生明白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如有必要,还可采用以下方案之一让学生加深对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的认识,同时也
对人民战争有更直观的体验。方案一:展示《三大战役中群众支援前线概况表》方案二:放
映影片《大决战》片段。小结毛泽东说过: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是人心的向背,真正
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毛泽东当然是有感而发。从上述材料中,我们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是历史的创造者。研读5教师指导学生
读图779“红旗插上‘总统府’”作为承转,同时完成相关板书。板书3、国民党反动
统治的覆灭(1949年4月)
讨论大规模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在三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实力迅速由
弱变强,直至打败国民党,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