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第六课第二课时
《中国人民站起来》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内战初期、三大战役前和战略决战后国共两党军事力
量对比的变化情况,学会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了解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战况,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了
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主要决定,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理解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
中国历史掀开了新一页。
(2)过程与方法:解读教材资料《内战爆发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表,结合上一课“两
种命运的决战”一目的学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的著名论断;研读图776《毛泽东转战陕北》、图777《三大战役形势图》和阅读卡《小
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学会分析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解读图779《红旗插上“总统府”》
和图780《开国大典》,明确永恒的治国哲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国共两党内战初期悬殊的军事实力对比及“出人意料”的结局,
体会人民群众的作用,确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共产党领导人
民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到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这一历史进程,感受革命斗争的
艰苦卓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领导才能;品味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后的喜悦心情,
理解新中国成立的里程碑意义。
教学重点:三大战役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迅速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新课导入)提问蒋介石是什么时候发动全面内战的?本课时的教学任务较重。本设问
的意图是温故知新,直切本课主题。(新课教学)研读1教师指导学生研读课本资料《内
战爆发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并提出如下讨论题引导学生研读:讨论如果你是当时
的一名外国记者,你将如何预测中国内战的结果?为什么?这一设计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确
认蒋介石政府在发动内战之初在军事上所占的绝对优势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对中国前途的忧
虑。教师无需作展开。
提问你们认为毛泽东的判断对不对?他是依据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的呢?
本设问供学生自由讨论与发言,不管他们是如何认识的,都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作好铺垫。
教师甚至可以将本问题暂时搁置,设置悬念:那么战争结果到底如何呢?且看战争进程。板
书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研读2教师指导学生研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