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分)(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等四个阶段45.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联想的主要规律有:(1)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情绪特征;(3)性格的意志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f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4分)(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3分)(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