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形小片而作成,如图1l5所示。塔板上冲出舌片后,所留下的孔也是舌的形状。舌半圆形部分的半径为R,其余部分的长度为A,宽度为2R。舌片对板的倾角φ为18、20或25以20最为常用。舌孔规格以图115舌片板塔mm计A×R有25×25与50×50两种。舌片板上亦设降液管,但管的上口没有溢流堰。从上层板经降液管流下的液体淹没了板上的舌片,在板上从各舌片的根部向尖端流动;同时,自下层板上升的气体则在舌与孔之间几乎成水平地喷射出来,速度可达2030m/s,冲向液层,将液体分散成滴或束。这种喷射作用使两相的接大为强化,而提高传质效果。由于气体喷出的方向与液流方向大体上一致,前者对后者起推动作用,使液体流量加大而液面落差不增。板上液层薄,也就使塔板的阻力减小。液沫夹带也少一些。舌片板塔的气、液通量比泡罩塔与筛板塔的都大,但因气液接触时间比较短,效率并不很高。又因气速小了便不能维持喷射操作方式,它的操作弹性比较小,只能在一定的负荷范围内才能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浮舌板上的主要构件浮舌的构形如图1l6所示。易于看出这种构造是舌片与浮阀的结合,既可令气体以喷射方式进入液层,又可在负荷改变时,令舌阀的开度随着负荷改
图116浮舌
3
f变而使喷射速度大致维持不变。因此这种塔板与固定舌片板塔相比较,操作较为稳定,操作弹性也比较大,效率高一些,压力降也小一些。
图117
塔板上气液流动状况
板式塔除了上述几种外,还有许多别的型式,并且新的型式亦时有出现。它们中有:斜孔板、网孔板、导向筛板等,又有不设降液管的穿流栅孔板等。它们多数是针对现有塔板某些方面的弱点进行改进,因而能适应特定的要求,其中有些已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广泛使用。
112板式塔的水力学性能
一、塔板上的气液流动和相关概念塔板为气、液两相进行密切接触的场所,板上气、液两相的流动情况,对塔板的性能有直接影响。此处先对正常的流动情况加以说明。液体从上一层板经降液管流到板面的A处参见图117,因降液管下沿与第一列左起泡罩之间有间隙,故在一小段内即A与B之间的液体基本上为清液,内含泡沫不多。B与C之间为塔板的工作区,液层中充满气泡,成为泡沫层,板的工作区内泡沫层的高度常为静液层高度的数倍。液体到达C处不再鼓泡,至D处开始变为清液,夹带少量泡沫越过溢流堰顶而流入降液管。此时却因溅散而有另外一些泡沫生成,液体在其下降的过程中,所含的气体必须分离出而上升到降液管顶部,返回原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