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毛刺等。日本是工业机械手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国家。自1969年从美国引进二种典型机械手后,大力研究机械手的研究。据报道,1976年从事机械手的研究工作的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多达50多个。1979年120多个大学和国家研究部门用在机械手的研究费用42。1979
f年日本机械手的产值达443亿日元,产量为14535台。其中固定程序和可变程序约占一半,达222亿日元,是1978年的二倍。具有记忆功能的机械手产值约为67亿日元,比1978年增长50。智能机械手约为17亿日元,为1978年的6倍。截止1979年,机械手累计产量达56900台。在数量上已占世界首位,约占70,并以每年50~60的速度增长。使用机械手最多的是汽车工业,其次是电机、电器。预计到1990年将有55万机器人在工作。第二代机械手正在加紧研制。它设有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视觉、触觉能力,甚至听、想的能力。研究安装各种传感器,把感觉到的信息反馈,使机械手具有感觉机能。目前国外已经出现了触觉和视觉机械手。第三代机械手(机器人)则能独立地完成工作过程中的任务。它与电子计算机和电视设备保持联系。并逐步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Ma
ufacturi
gsystem和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Ma
ufacturi
gCell中重要一环。随着工业机器手(机器人)研究制造和应用的扩大,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欧美各国和其他国家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很多。
12机械手的分类
目前对机械手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把机械手分成多种类型。1按驱动方式分类按驱动装置的动力源,机械手可分为以下的几种。(1)液压式机械手。这种机械手的驱动系统通常由液动机(各种油缸、油马达)、伺服阀、油泵、油箱等组成,这种机器人通常具
f有很大的抓举能力并且结构紧凑,动作平稳,耐冲击、耐振动,防爆性好,但对制造精度和密封性能要求很高,否则易发生漏油而污染环境。(2)气压式机械手。其驱动系统通常采用通常汽缸、气阀、气罐和空压机组成。特点是气源方便,动作迅速,结构简单、造价较低、维修方便,但难于进行速度控制,并因气压不能太高,固抓举能力较小。(3)电动式机械手。电力驱动是目前机械手使用的最多的一种驱动方式。其特点是电源方便,响应快,驱动力较大,信号检测、传递、处理方便,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控制方案。驱动电机一般采用交流伺服电机、直流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由于电机速度高,通常还须采用减速机构(如谐波减速机构、论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