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但是从意象组合而成的意境来看,却显得迷幻朦胧,让人不可捉摸。好像知道他要表达些什么,但又不确定,留下令人回味的想象空间,各自诠释。于是在这种“似是而非”中形成独有的风格特征。
3情感之美
情深而美。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李商隐的诗歌正是因为他因为他的一往而深,细腻敏锐,灵心善感才能外成优美的诗句。情深的诗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入而能出的,深情但又不溺于情,最后转为超然旷达,比如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另一种是往而不返的,把自己的身心都沉浸在深深的情感之中,不能自拔,愈缚愈紧,缠绵悱恻,李商隐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李商隐诗歌美学特征的成因
1性格才情
一个人的诗歌品性和本人的性格才情关系很大,李商隐性格敏感多思、细致谨慎,对事对物对人,体验入微,联想丰富,一往情深且灵心善感。“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凉思》),“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没有细致的性格和杰出的才情,是难以写出如此照物如镜般的诗句的。
2身世经历
诗穷而后工。李商隐身世凄苦,八九岁丧父,身为长子过早承担起了家庭生计,少时自言“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姐文》)。李商隐仕途坎坷,科举三考不中,后受知于令狐父子,却卷入牛李党争受累,终身沉沦下僚,襟抱不开,自叹“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李商隐一生可谓阅尽家国不幸,人情冷暖,诗歌中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思而不得的哀伤。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诗歌传承
李商隐的诗歌受杜甫和李贺影响较多。杜甫重视诗歌格律形式,且博学深情,想象奇崛,《秋兴八首》为证。李贺诗歌承楚辞杜诗,想象丰富,善用象征,瑰丽惊奇。李商隐曾为李贺作传,并且多仿李贺风格作诗,可见受其影响不浅。因此李商隐得杜甫之沉郁工整兼李贺之瑰丽出奇。
三、李商隐诗歌美学特征的意义
1美学范式
李商隐是唐代唯一直通现代的诗人。他的唯美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重在营造一种情绪情感的境像,好像要抒发不能抑制的强烈情感,可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如何说起,于是打碎揉烂,凄美美地洒向想象的天空。李商隐的诗歌,尤其是以他的无题诗为代表的七律七绝,开创了一种朦胧凄美,沉郁迷离的美学范式。
2连通诗词
词到晚唐渐盛。晚唐时开始有了表达细美幽约事物情感的需要,体裁为长短句的词体便应运而生。虽然体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