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正文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他是唐代诗人中被后人公认的一代情圣,他的情诗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在我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所独创的无题诗,含蓄蕴藉,音调谐美,深情绵邈,沉博绝丽,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李商隐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呢?这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李商隐的诗歌写得比较隐晦,他写的爱情诗,朦朦胧胧的,比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表达了虽然他不能像凤凰一样,产生一双翅膀,可是他的心和她是相通的,与她相知,从中可以读出他对她的相思之苦,可是他不说他喜欢的是谁,也没告诉我们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爱情故事。除此之外,又如《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了谐音,用“丝”比作“思”,同样表达了他对她的相思之苦,他的内心是很痛苦的,我们只是知道他内心的痛苦,可是却不知道他思念的人和上面的那位是不是同一个人以及他们之间的恋爱史。可是他写的诗是很美的。李商隐的诗歌表情达意,委婉曲折,使读者有“橄榄回味”的妙处。诗是历代诗人们用来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但是有的人只能直率道出,让人一看就懂,而没有余味,可是李商隐的诗,却能够婉曲地道出,使人反复吟咏,感到意味深长。如《寄恼韩同年》第一首诗:
李商隐的诗歌中很多用了幻想的手法,这就使他的诗歌既具有新鲜、瑰奇、空灵、朦胧的美,又不缺少亲切感和生活的气息,例如《板桥送别》诗“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诗的前两句由“晓河”写到板桥下的微波,都是实写眼前的景象,三、四句生出水仙乘着鲤鱼,芙蓉落下红泪的幻想,从而以非现实的幻象,营造出一个奇丽的幻境,把这一对情人伤离悲泣的情态,形容得非常凄美动人。又如《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在巴山夜雨中思念友人,幻想他日重逢,西窗共剪残烛之时,再回忆漫画今宵的情景,眼前的实景与虚拟的,未来的幻境叠映、对照,使这首诗的意境有回环往复之美。情谊余味无穷。另外,李商隐的诗歌构思很缜密,他的诗立意高迈、新颖构思缜密。悲惨的生活道路培养了他对社会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他与温庭筠的词虽有过于缛丽,但李商隐感伤时事,颇得风人之旨,隐合美刺之义他那自概生平政治讽刺的诗令人回味感叹,就是一般叙事抒情诗也写得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