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的能力。重点抓信息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和信息道德的培养。r
4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为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除将信息技术课程列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外,更应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把培养学生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核心。提倡其他学科教师参与信息技术设备的日常管理,使他们大胆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要转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改革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并且努力改变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的被动局面。r
r
r
r
r
r
(七)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
r
创新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着力解决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创新教育以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着眼点,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计算机教学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加应当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适应。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有着它的独特性,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无处不在,我们需要学会将计算机巧妙地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可以采取措施创建创新教育的大环境,如举办学生主页征选,由学生制作好班级或个人主页参赛,然后组织教师进行评比,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优秀作品可以上传到校园网上交流,据此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吸收部分优秀学生,参与校园主页的设计,减轻教师负担,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创设创新教育环境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比如结合本校实际,在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学生计算机知识竞赛、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征选活动等,通过内部比赛,为组织学生参加较高一级比赛(如省市级中学生奥赛等)储备人才,笔者认为,竞赛成绩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设创新教育大环境,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科竞赛成绩,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