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不能顾喜不顾忧,更应该看到它所存在的问题。它的发展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受到了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r
一、学校领导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r
过去在中小学开计算机课的时候,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这门课认识不够,加上自身对计算机接触不多,所以关注较少,致使一些学校软硬件的配置不能保证教学的需求。新课程改革后虽然把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很多学校领导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也很模糊,绝大多数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校长对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站位不高,思想上存在种种畏难情绪;他们多数人认为信息技术在农村还是学无所用;再加上农村本身的特点也给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少人认为,连自己的生活问题都难以解决,又何以投资这么多的资金在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呢?所以导致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身兼数职,不受人重视,把大多数时间耗在教学以外的杂事上,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r
r
r
r
r
r
(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r
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很多农村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即使定了教材,教师也被安排了正常课时上课,但是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即使讲了,而信息技术教育本身就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绝大多数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少,配置水平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资金不足,就相当于教学设备不齐全,在基本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的条件下,何以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呢?r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现“校校通”工程,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投入。经费紧缺无疑是制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最大问题之一,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但越是这佯,越要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确保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一是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