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计算,13年,4年间增加建制城市数量96个;11年,8年间增加建制城市数量190个;18年,17年间增加建制城市数量176个。故我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11年间。5【答案】C【解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城市个数不断增加,占用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我国的小城镇数目远多于大城市,目前我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并不明显。6【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阴天时城市热岛强度最大值约为16℃,晴天时比阴天时热岛强度大,热岛效应显著。云量少风速小时多为晴天。7【答案】B【解析】城市人口集中,工业生产交通工具等排放的废热多,形成热岛效应。图中晴天热岛强度峰值时刻为8∶00前后,正值上班高峰期。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现实措施”分析即可。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城市形态变化等知识点。20世纪60年代以前,首尔主要发展的是汉江以北地区,汉江南岸发展缓慢,所以在空间上发展不均衡。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多核心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原因。多核心模式的完全形成主要是在郊区城市化阶段,即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而逆城市化出现在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二、非选择题
f11【答案】(1)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2分)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2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2分)京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水陆交通便利;(2分)武汉市是湖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各高校空间位置接近,)优势互补,学科互补,便于联合办学(培养复合型人才);利于学校间人才与信息的交流,提高学校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办学成本。(3)高校的技术与人才集聚,促进了武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百万学生集中在武汉市,)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消费,拉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12【答案】(1)中心城市都为省会城市;(1分)都为交通便利之地;(1分)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都强;(1分)都位于地势平坦地区。(2)地处文教区(1分)文化教育机构和设施集中;(1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3)让已经进入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等。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