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C市域面积增长最多的时期是19131936年D城市形态表现为条带状10首尔城市次中心的形成原因不包括()A城市中心交通拥挤地价高B跨江交通条件的改善C逆城市化的来临D政府对城市结构的规划调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1读图1(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和图2(武汉部份大学分布示意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武汉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10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在世界城市中排前列,2009年武汉东湖开发区被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C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分析大学在武汉集聚的社会经济因素。
(3)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对武汉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f12读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图中数码①至⑤分别代表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虚线圈表示城市群的范围。
(1)概括图示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的共同特点。
(2)三月武汉大学樱花盛开,校园游人如织。写出武汉大学所处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并说明该类功能区的区位特点。
(3)全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来推进?(3分
ff02016
衡水万卷周测九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以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思路点拨】从材料信息可知,城市首位度数值越大,首位城市集聚程度越大;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与2008年相比,2011年四大城市群的首位度下降幅度最大,且数值较低的是珠三角城市群,故首位城市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广州。2【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广州市的城市人口逐年增加,而农村人口在15年数量变化不大,2001年略微增加,之后迅速减少,故A项错误;受我国人口政策影响,在2001年之前,大量人口涌向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造成广州市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故B项错误;2001年以后,该地区农村人口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速度加快,故C项正确;2007年,广州市农村人口数量比原来少得多,其城市化速度将变慢,故D项错误。3【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广州市城市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而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可能会导致逆城市化现象的产生。4【答案】C【解析】根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