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上下颠动又产生水平晃动,当横波和面波都到达时振动最为强烈。一般情况下,横波产生的水平振动是导致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54什么是地震烈度?震级与烈度两者有何关联?
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我国采用12等级划分的地震烈度表。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表示某地区遭受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震级和烈度只在特定条件下存在大致对应关系。对于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
1030km)震中烈度I0与震级M之间有如下经验公式:M058I015。
f55什么是地震作用?怎样可以确定地震作用?地震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到地面,引起结构振动。结构由地震引起的振动称为结构的地震
反应,振动过程中作用在结构上的惯性力就是“地震荷载”,它使结构产生内力,发生变形。抗震设计时,结构所承受的“地震荷载”实际上是地震动输入结构后产生的动态作用。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规定,荷载仅指直接作用,地震对结构施加的影响属间接作用,应把结构承受的“地震荷载”称为地震作用。
56地震系数和动力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地震系数k
是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即k
xg
max
g。
动力系数是单自由度体系在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加速度与地面运动加速度的比值,也就是质点最
大加速度比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放大倍数,即Sa
xg
。
max
57影响地震反应谱的因素有哪些?设计用反应谱是如何反映这些因素的影响的?影响反应谱形状的因素主要有场地条件、震级大小和震中距远近,其中场地条件影响最大。场地土
质松软,长周期结构反应较大,谱曲线峰值右移;场地土质坚硬,短周期结构反应较大,谱曲线峰值左移。另外震级和震中距对谱曲线也有影响,在烈度相同的情况下,震中距较远时,加速度反应谱的峰点偏向较长周期,曲线峰值右移;震中距较近时,峰点偏向较短周期,曲线峰值左移。
设计用反应谱为反映这种影响,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的不同分别给出反应谱参数。
58简述确定结构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对于多质点弹性体系建立动力平衡方程,利用振型的正交性,采用以振型为基底的广义坐标,可将
联立的运动方程解耦,转化为
个独立方程,再比照单质点体系的求解方法,即可得到多质点体系在地震作用下任一质点的位移反应,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