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者,立即考虑药物治疗并建议加强随访监测血压,应在2周内多次测量血压;如可疑高血压急症,立即转上级医院。如收缩压140~179mmHg和(或)舒张压90~109mmHg者,建议随访观察,至少4周内隔周测量血压2次。有计划地测量辖区全部成年人的血压,建议正常成人至少每2年测量血压值是高血压诊断和疗效评估及考核的主要指标,因此测量的血压
f2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21高血压的定义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的为收缩期和舒张期(双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的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22血压水平分级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定义和分级见表1。23按患者的心血管绝对危险水平分层231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存临床情况。对初诊患者通过全面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找出影响预后的因素。各地在评估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基本”要求和“常规”要求2个档次(表2)。232根据心血管总体危险量化估计预后根据患者血压水平、现存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发临床疾患进行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层(表3~表5)。低危、中危、高危分层的主要内容:低危:1级高血压,且无其他危险因素;中危:2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并伴1~2个危险因素;高危:3级高血压;高血压1级或2级伴≥3个危险因素;高血压(任何级别)伴任何一项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肾功能受损);高血压(任何级别)并存任何一项临床疾患(心脏病、脑血管病、肾病、周围血管病、糖尿病等)。24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继发性高血压有肾脏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大动脉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等。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应及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发病年龄<30岁;重度高血压(高血压3级以上);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常呈周期性发作,或伴自发表1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级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
f正常血压<120和<80正常高值120~139和(或)80~89高血压≥140和(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