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视频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作者:孙一娜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21期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只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容易走神错过一些重点或难点,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发现学生的疑惑点。之后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出现学生理解程度追赶不上老师讲课速度等问题。而微视频的时间较短,以学生喜欢的动画方式展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课程时间过长所造成的同学们听课疲劳现象,同时课程的生动讲述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微视频
(一)微视频的概述
1微视频的定义
笔者通过阅读文献、查阅资料了解到微视频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开始于2006年,古永锵解释说:“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
2微视频、微型程、微课的区别
微视频、微型课程以及微课作为网络时代学习者学习知识的一种手段,联系之处在于“微”,不同之处在于“视频”、“课程”以及“课”的界定范围。
微视频主要为短视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微型课程以及微课的基础部分田秋华副教授对微型课程的定义为: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型。而微课最早由胡铁生率先提出,他指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应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
综上所述,微视频为形式多样的短视频微型课程为学校组织的小规模课程微课为教师针对一知识的教学视频。
(1)微视频的特点
f①广
微视频的“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于形式广泛,能够检索内容包括天文、地理、生物、数学、广告等多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在于操作终端广泛,支持PC、手机、摄像机等多种设备软件。
②短
微视频以视频为主体,视频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堂之上,在一定程度能够代替难以完成、具有危险性的科学操作,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减少教师负担。
③精
微视频的“精”主要体现在其视频可以精确到某一特定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上课的需要将微视频进行字幕和声音的添加,从而增加微视频的生动性及可用性
二、微视频强化小学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