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等的缺陷;b安全检查记录的缺陷(记录格式、数据填写、保存等方面);c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报告、调查、原因分析、处理的缺陷;d整改措施未落实,未追踪验证;e未进行审核或管理评审,或开展不力;
ff无安全绩效考核和评估或欠妥。A413沟通与协商a内部信息沟通不畅(同事、班组、职能部门、上下级之间);b与相关方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设计者、承包商、供应商、交叉作业方、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应急机构、邻居单位、公众等);(上两条的“信息”包括:法规、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危险控制和应急措施,事故、不符合及整改,审核或管理评审的结果等。)c最新的文件和资讯未及时送达所有重要岗位;d通讯方法和手段有缺陷;e员工权益保护未得到充分重视,全员参与机制缺乏。
附件B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法B1风险的定义指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人们常常将可能性L的大小和后果S的严重程度分别用表明相对差距的数值来表示,然后用两者的乘积反映风险程度R的大小,即R=LS。B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f人身伤害事故和职业相关病症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对于特定危害的控制措施的状态M和人体暴露于危害(危险状态)的频繁程度E1;单纯财产损失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对于特定危害的控制措施的状态M和危害(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E2。
B21控制措施的状态M
对于特定危害引起特定事故(这里“特定事故”一词既包含“类型”的含义,如碰伤、灼伤、轧入、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等;也包含“程度”的含义,如死亡、永久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暂时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仅需急救、轻微设备损失等)而言,无控制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有减轻后果的应急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有预防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
控制措施的状态M的赋值见表B1。表B1控制措施的状态M
分数值控制措施的状态
5
无控制措施
3
有减轻后果的应急措施,如警报系统、个体防护用品
1
有预防措施,如机器防护装置等,但须保证有效
B22人体暴露或危险状态出现的频繁程度E
人体暴露于危险状态的频繁程度越大,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性越大;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越高,发生财产损失的可能性越大。人体暴露的频繁程度或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E的赋值见表B2。
表B2人体暴露的频繁程度或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E
fE1(人身伤害和职业相关病症):分数值
人体暴露于危险状态的频繁程度
E2(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