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患儿在生后3岁之内喘息逐渐消失。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特应征表现,也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学龄期,部分患儿在12岁时仍然有症状小于2岁的儿童喘息发作的原因通常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有关,2岁以上的儿童往往与鼻病毒等其他病毒感染有关。(3迟发性喘息
第1页
f哮喘:患儿有典型的特应征背景,往往伴有湿疹和变应性鼻炎,哮喘症状常迁延持续至成人期,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
但是应该注意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上述表型分类方法通常无法实时、可靠地将患儿归入具体表型中,因此这些表型分类的临床指导意义尚待探讨。
三、哮喘诊断标准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呼吸道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证实存在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并排除可引起相关症状的其他疾病。1。反复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以及过度通气(如大笑和哭闹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压力定量气雾剂200~400μg)后15mi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②抗炎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善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白三烯药物治疗4~8周FEV1增加≥12%;(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3最大呼气峰流量PEF)日间变异率(连续监测2周)≥13%。符合第1~4条或第4、5条者,可诊断为哮喘。四、哮喘诊断注意点1我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儿童哮喘的漏诊率达30%哮喘的规范控制治疗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部分患儿可能需要数年之久,因此,对于临床症状和体征提示哮喘,包括临床特征较典型的病例,均强调尽可能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以获取可变呼气气流受限的客观诊断依据避免诊断不足和诊断过度。2。<6岁儿童哮喘的诊断线索儿童哮喘多起始于3岁前,具有肺功能损害的持续性哮喘患儿其肺功能损害往往开始于学龄前儿童。因此从喘息的学龄前儿童中识别出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患儿并进行有效早期干预是必要的但是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