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捐赠仅占82%,私人捐赠占99%。1993年加拿大注册慈善机构的经费来源情况是:57来源于政府,10来源于个人捐款,1来源于其他组织捐助,32来源于会员会费、投资收入、销售收入等。这表明NGO组织经费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使NGO组织具有更强的生存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三)、人员力量方面。相对于国外而言,中国事业单位在人员力量方面有两大弱势。1、人力资源不足。由于中国事业单位还不是很发达,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数量十分有限,专职人员较少,志愿者就更为缺乏。以北京为例,1999年北京民间非营利组织中87%没有专职人员,346%的组织中专职人员规模在1~4人之间,558%的组织中没有志愿人员(注1)。而反观国外一些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较快的国家,如加拿大有130万人在慈善机构就业,为大量的志愿者提供了工作机会。2、中国事业单位在内部工作人员的构成及管理上,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化人事管理倾向。与国外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主要由民间志愿者自发组成相比中国现有的事业单位很多是从原政府机关或分离出来的,甚至被人称为“第二政府”或“准政府”。目前,我国有近三分之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人员直接来源于业务主管部门的派遣和任命,绝大多数受到政府支持的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中,基本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政府机构,或者由组织负责人提名并得到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准,其中有许多是从第一线退下来的离退休人员,以我市慈善总会秘书处为例,9人中有6人是离退休干部,其余3人也是从其他政府机构转岗而来。民间非营利组织成为了吸收离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人员的“养老院”,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这也制约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很多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则没
f有或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这导致了普遍存在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家长制等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非营利组织丧失了对本组织人事的任免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效率低下等问题。(四)、内部管理方面。以德国公共组织组织为例,很多都有较为完备的章程,涉及目的与任务、公共福利、会员资格、会员义务、组织机构、全体大会、董事会、董事会的任务、解散等内容,为保持组织的长久活力提供了保障。而我国的公共组织在内部管理机制方面还有较多的有待完善之处,尤其是在经费的管理上,这也导致了一些非营利组织在经费的使用上出现了问题,比如慈善捐款、扶贫款等被贪污挪用等等,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