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工作对象之间的基本关系,主要采用数学方法处理;对于最后结果的求得及发掘品的逻辑框架与历史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主要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他归纳了六种直观的函数式文化发展模式。然而,计算机上应用类型学时所用的资料来源于考古工作者采样的描述性,而器物间共同的参比部分在各个器物上又不尽一致,比如两件陶器,它们的参照部分口沿、花纹不一致,尽管出土于相同的地层或遗址,我们不能排除两者可能是两个类型,所以计算机类型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7
f(二)考古序列年代的研究
计算机考古年代序列分析系统(CASA)是我国首次建立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它采取了汉字表述和人机对话,以及附加子程序等,以便考古学家直接运用或中途检验,或随时对数据调整等。CASA是将类型学的序列排队转化为统计学问题,利用计算机的反复演算由器物型式代表的不同考古单位诸因素间相关数值的大小,排定考古单位的前后序列,最后以矩阵图形形式表示。
CASA系统依据的是布林纳德—逻宾逊原理、方法和系统。布林纳德-逻宾逊方法直观的考古意义是:假定墓葬(或遗址)及其出土的有关器物均按早晚顺序排列成相关矩阵,则器物应集中在对角线附近。若利用数学方法将原先杂乱无章的发掘品登记表加以调整,排列成上述矩阵,即可推断出器物的早晚顺序。
操作时,将器物排列成行,墓葬排列成列,顺次编号,墓葬中出土器物无论多少均以一个()表示。各行将各器物所处列位置号相加,除以器物数为该行行值(ai)。同样地各列以各器物所处行位置号相加,除以器物数为该列列值(ak)。每行(或列)中器物位置最大号与最小号数之差为该行(或列)的跨度差(S),以所有行与所有列的跨度差之和为判别值(G)。然后按行值大小排列一次,再按列值大小排列一次,再次计算上述各值。如此类推,直到判别值(G)最小为止,这时器物数目就大致集中在矩阵的对角线附近,而这样排列的器物顺序就代表了它们的早晚时序,依此可以对墓葬进行早晚分期。
裴安平、李科威利用CASA系统分析了江陵雨台山楚墓陶器。雨台山墓可参与比较的墓葬和器物分别有416座和109种,进行了8次分析。或选用全部墓葬和器物种类的,或用组合齐全的墓和时代代表性强的器物的,或用日用器组合或陶器组合齐全的墓等。其中选用日用陶器组合齐全墓的第6次分析和选用陶礼器组合齐全墓的第8次分析,两次都用了与原报告相同的器物种类,得出结果与原报告的吻合分别高达942和992。
用CASA对考古遗存进行年代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