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地区气温明普遍偏低,气温在范围1~15℃内,尤其是隆冬和后冬明显冷于初冬,由于隆冬和后冬冷空气活动频繁,季内东北和西南部各区县降水偏多,不利于冬小麦和油菜生长发育;降水量西部偏西地区偏少,其余大部地区正常偏多;各地日照时数在范围5~30小时内,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基本正常。(二)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见年来年各年上半年大部分地区光、温、水条件有利于夏收及春播作物生长发育去年冬季,北部冬麦区雨雪频繁,利于冬小麦、油菜安全越冬。江汉、江淮和江南大部分时段气温偏高,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油菜生长。西南部区县光温水匹配较好,利于小麦、油菜生长发育;入春以后,北部地区降水较为频繁,受旱范围小、程度轻,对冬小麦、油菜生长发育十分有利,棉花、玉米等春播作物播种较为适时,幼苗长势良好。但东北大部后冬、初春降水偏少,东北部、东部旱情发展,大面积农田播种受阻。南部地区春季气温变化平稳,利于水稻播种育秧及移栽、返青和分蘖。长江流域附近区县出现阶段性连阴雨天气,对小麦抽穗扬花、油菜结荚、鼓粒造成较大影响;夏收期间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利于夏收作物成熟及收晒。2各年下半年农业气象灾害较重,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受到较大影响(1)北部地区夏秋阶段性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频繁。下半年长江以北地区阶段性低温、阴雨、寡照天气较为频繁,以7~9月影响最为严重。东北大部7~8月阶段性低温、阴雨、寡照造成作物发育期推迟,北部受到的危害较重;中北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气温偏低2~5℃,棉花开花结铃受到较大影响;黄淮及汉水流域8月中旬至9月上旬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
f粮棉主产区气温偏低2~3℃,雨日多在20天以上,玉米、大豆和一季稻等秋收作物授粉不良、灌浆缓慢,棉花蕾铃脱落较多,纤维发育不良;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江西南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寒露风”天气,晚稻抽穗开花、灌浆受到一定影响;10月和11月的上中旬,北方冬麦区大部多雨、低温,导致秋收作物成熟、收获推迟,加之部分地区土壤过湿,冬小麦和油菜播种偏晚,目前东北部、西北部、中部等地冬小麦、油菜播种以来≥0℃积温比常年偏少100300℃,生长量不足。(2)南部地区夏秋持续高温、干旱。西南部、东南部等地夏秋出现大范围高温、干旱,对各种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6月下旬至8月上旬,南部地区持续高温、少雨,江南、华南东部出现了1971年以来最严重的伏旱,早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