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遭受“高温逼熟”,粒重下降,一季稻开花授粉不良,晚稻移栽严重缺水,棉花、甘薯、大豆等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入秋以来,南部地区降水仍偏少,特别是10~11月西南南部和西部、东南大部降水持续偏少,旱情发展,部分地区晚稻供水不足,油菜播种、移栽困难。(3)秋季暴雨、洪涝。长江流域附近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1991年以来的严重暴雨、洪涝和内涝灾害,造成作物受淹,土壤肥力流失严重,病虫滋生、蔓延。作物受灾面积为120多万公顷,成灾60万公顷,绝收75万公顷。长江流域附近区县8月下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前期出现强降水过程,部分地区作物受淹绝产。(三)适应重庆地区农业生产的对策1、通用应对防范技术措施(1)清沟排水。目前,不少地方田间积水严重,要发动群众,及时清理田内“三沟”和田外渠道,确保排水畅通,提高越冬作物根系活力。同时,结合清沟,撬沟泥于作物根部,压草保温护苗。(2)保暖防冻。低温来临前,在油菜、蚕豌豆行间、麦垄上均匀覆盖稻草,提高地温,保护植株,预防冻害,同时也可培肥地力。早晚关闭蔬菜大棚,加盖覆盖物,检查破漏,防止冷空气进入棚内。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多层覆盖,在棚内搭建塑料中棚或小棚,并可覆盖草帘或无纺布等增温。要搞好蔬菜大棚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通风时要尽量在晴天上午9点以后进行。首先揭掉大棚内覆盖物,
f然后打开朝南门和卷起大棚边膜通风,刮风天气时要卷背风面的膜,不卷迎风面的膜,防止冷风直接吹入大棚。下午4点前及早关棚,盖好棚内各种覆盖物。有条件的可采取灌水、电热线加温、燃烟等措施,减轻冻害的发生。(3)增施磷钾肥。越冬期要控施速效氮肥,防止越冬作物徒长和植株嫩弱发生冻害。可适当增施磷、钾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叶面撒施草木灰,增加作物抗性,预防冻害。(4)中高海拔山区及时赶雪防冰冻。中高海拔山区降雪前根据预报,对可以采收的蔬菜要及时采收、抢收,存放在室内分批上市,避免冻害和雪压。雨雪天气来临时要及时赶雪,防止积雪压伤越冬作物。雪天大棚设施要有专人管护,根据情况采取扫雪、铲雪、棚内加温化雪、设支柱加固等措施,防止大棚倒塌。(5)加强病虫害防治。冬季作物受冻害后病、黄叶增多,植株抵抗能力弱,加上前期暖冬使病虫越冬基数大,易引起病虫害危害加重。各级植保部门要做好病虫预测预报,指导农户选用对口农药,适时防治越冬作物病虫害。2、几种主要农作物应对措施建议(1)粮油作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