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现象,根本的是对生活缺少情感,因为对生活缺少情感,写进文章自然就味同嚼蜡。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品味生活的情感美呢?1、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小”往往被学生忽略,如小事情、小物件、小场景、小人物,在学生看
f来,这些“小”似乎不值得写,其实,这些“小”根本不小,只是因为我们对它“无情无义”,所以才显得小,如果我们对它有情,不仅不会感到它“小”,甚至可能感觉它很大很大。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小”。
2、要引导学生注重生活中的“情”。生活中不仅存在小事、小物、小景,还存在“小情”。有时,这些细腻的情感如果不加注意,是无法感受得到的。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写作中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倾注“情”,在写作中表现“情”,始终做到在以情动人。
邹韬奋《我的母亲》有这么一段文字:“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这段生活情形真实地再现了小时候作者因不会背书遭父亲打时母亲的表现。我们读了以后被母亲言不由衷的话语中表现出的对儿子深沉的爱所打动,也被作者那深情的叙述所感染。这种细腻的感情,作者不是用诸如同学们常用的“母亲,我爱你!”来渲染,而是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在描写中自然而然地把人物的细腻情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引导学生写作中注重对这类生活中的情感的细腻表现,不夸张,不做作,让情感在文字间自然流淌。三、不断引导学生品味生活的教育美、启示美
f品味生活之美,不单单要品味生活外在的真实美、情感美,更要品味生活内在的教育美、启示美,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充实和完善学生的人格。
写作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仅仅表现生活,更重要的是要从生活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这就要求学生要拥有一双感受生活的慧眼,通过这双眼,发现生活给我们的教育和启示。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品味生活的教育美和启示美,从滴水穿石的现象中启发韧性,在亡羊补牢的生活中悔过自新,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
总之,不断引导学生品味生活的真实美、情感美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基础,不断引导学生品味生活的教育美、启示美是写作教学的目的,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灵感,使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