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采取必要的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适用于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
3.定义: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责任:1品保部:负责对外部审核、管理评审、客户品质方面的投诉、产品检验方面出现的不合格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2企管部:负责对涉及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投诉、紧急事故情况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3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产品或原物料出现不合格时提出“改进行动要求”,由责任单位制订纠正与预防措施,品管负责跟踪验证。4各责任部门:负责不符合的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订与实施。
5.作业程序不符合的来源:1内部审核2外部审核(第二、三方)3管理评审4相关方抱怨5监控与测量6数据分析不符合的原因调查:1企管部、品保部对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带有规律性或管理性方面的不符合项,以“不符合项报告”的形式通知责任部门。2企管部、品保部根据问题类别的不同,在“不符合项报告”注明不符合项的类型:严重不符
f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尽可能体现问题的严重程度,以便责任部门采取适宜的措施。3严重不符合由企管部、品保部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进行调查与分析;一般不符合由责任部门
负责调查。4管理者代表核准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大不符合的纠正与
预防措施,并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5产品检验发生的不符合由发现部门及品保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将不符合信息转达换成
“改进行动要求”单。6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现场QC主管
负责进行判定、签署“改进行动要求”单并予以实施;必要时QC主管可邀请QE及评审小组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7客诉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客户端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CQE负责进行判定,依据RMA单,客户邮件,提交生成“改进行动要求”单、CQE主管负责审核签署“改进行动要求”单并予以实施;必要时CQE可邀请相关部门、QE、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8供应商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制程现场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