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农村小学改革作业的布置、批改,相对城区学校有很多优势,农村学校班额小,人数少,便于老师操作。
3.来自家长的原因教师布置统一的书面作业,便于学生操作,家长监督与检查。如布置口头作业或实践操作题,农村家长文化程度相对低下,对三年级及以上的作业,部分家长已力不从心,不会教、教错现象缕见不鲜。如果教师布置了作
f业而没有逐本逐次批改,学生把作业拿回家以后,家长看了以后,发现自己
孩子的作业老师没有批过,就会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够关心、重视,同
时会认为教师责任心不强,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老师教育下不会进步,甚至
会进一步向学校、教育局等部门反映老师不称职。因而,很多可以放手作业
让学生批改的作业,老师也要全批全改,及时反馈、分析。六、反思与对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
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新形势和新理念下,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作业观,如何将作业发挥其最大的有效性,都将直接影响数学的教学效果。为此,针对当前我校数学作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反思。
反思一:布置怎样的数学作业?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作业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的知识范围较窄,远离学生实际,学生整天处于机械训练和简单重复中,对所学的知识也总是生吞活剥,缺乏理解、应用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力图做到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让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实践和探究;作业的形式上应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可以是文字式的也可以是操作式、事物式和口头式的,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也可以同学甚至学生自己拟定的,作业可以以练习、思考、观察、调查、探究、小试验等不同的面目出现;在题目的表述上要避免成人化和程式化,并尽量儿童化和趣味化;在作业的容量上要考虑既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部分题目可只要求部分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去完成。反思二:怎样布置作业?传统的作业布置中“一刀切”的现象往往无法顾及每个层次学生的作业要求,桎梏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业难度太大就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适中学生就会表现较强的主动性,信心百倍的完成作业。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我们在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