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布置时可以设计“自助餐”式的作业,考虑采用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的方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发展,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当一回布置作业的导演,自己设计、自己安排、自己参与评价。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各尽所能,各展所思。这既避免了“部分学生吃
f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下”的现象,也有利于学困生有时间去弄懂最基础的知识,以便逐渐消灭“掉队”现象。
反思三:怎样批改和评价作业?评价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数学上的最大发展。我校老师对作业的批改只关注作业的结果,就是打打“√”、画画圈,写上“优(良、及格)”和时间。虽然也一些用心的老师写上“好”、“真棒”“有进步”等短语表示激励,但这样做法只局限于部分好的作业,而且没有期待性,学生看到不好在哪里。这种规格统一、没有人情味的批改是学生不喜欢作业的另一个原因。我们思考作业批改上,如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师批、学生批、取抽批、选择批,甚至可以设计一些“免批”名额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行批改的能力。在作业的评价结果上,要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结合学校数学作业现状,在下一阶段研究中有目的、有针对性、有实效的开展本课题研究。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