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5心肺复苏指南核心更改
1、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更改
2015指南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流程由“检查反应→检查呼吸→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检查脉搏→CPR”更改为“检查反应→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CPR”。CPR的顺序仍为“按压(Compressio
)→气道(Airway)→通气(Breathi
g)”。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BLS流程更改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快速高效地进行评估,尽早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尽早开始胸外按压。这一流程的更改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
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这一更改可使胸外按压较2010指南版本提前5~10
秒。另外,在启动应急反应系统这一环节,强调施救者如条件允许,可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比如通过手机拨打求救电话,拨打电话时应尽量开启免提功能。在进行胸外按压前施救者应当知道是否已经确切地启动了应急反应系统,否则应再次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除颤和CPR的优先顺序
2015指南建议对于有目击者的成人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CPR,并尽可能早地使用除颤器AED,并且持续进行CPR至除颤器充电完毕或AED分析节律。这一点与2010指南基本一致,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在除颤之前先进行15~3分钟的CPR和尽早除颤两种方案对结局有影响。2010指南中提到,对于院外无目击者的心脏骤停,在尝试除颤之前可考虑先进行15~3分钟的CPR,而在院内有监护的患者发生室颤,应在3分钟内完成除颤。
3、关于胸外按压速率的更改
不论成人BLS还是ACLS,2015指南胸外按压速率更改为100~120次分,而2010指南为至少100次分。
初步数据表明,过快的按压速率会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是按压深度下降。一项大规模注册研究显示,过快的按压速率尤其是超过140次分时,将导致明显的按压幅度不足。当按压速率在100~119次分之间时,大约有35按压深度不达标;在120~139次分之间时,不达标率上升至50;当按压速率超过140次分时,70按压深度不达标。基于这些数据,2015指南给出了按压速率120次分这一上限值。
4、关于胸外按压深度的更改
2015指南成人BLS按压深度至少5cm,如有反馈装置,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cm。而2010指南没有设置上限。胸外按压主要是通过增加胸腔内压力以及直接挤压心脏来产生血流,进
f而为心脏和大脑提供必需的血流以及氧气。尽管2010指南也鼓励用力按压,但实际上施救者往往按压深度不达标。
2015指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