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把新刀从开始投入切削到报废为止总的实际切削时间。19刀具磨损的形式:脆性磨损和塑性磨损。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指在一定切削条件下,对工件材料进行切削加工上网难易程度。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材料的切削加工性。20衡量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的指标:刀具耐用度T或一定耐用度下允许的切削速度vT指标;切削力,切削温度或切削功率指标;加工表面质量指标,切屑控制或断屑的难易指标。21刀具前角选择原则:加工塑性材料时宜选择较大前角,加工脆性材料时宜选择较小前角;工件材料强度或硬度较小时宜选择较大前角,反之选较小前角;当材料的强度或硬度特别大时,甚至可采用负前角;高速钢刀具的前角可比硬质合金刀具选的打一些;粗加工时,宜选用较大前角。22后角的选择原则:当切削层厚度很小时磨损主要发生在刀0具后面,宜选用较大后角;当切削层厚度很大时,后角宜小;工件材料强度或硬度较高时,宜取较小后角;工件塑性较大时,取较大后角;工艺系统刚性差,应当减小后角;对于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宜取较小后角。23切削液的作用:冷却,润滑,清洗,防锈。24粒度:表示磨料尺寸的大小,当颗粒尺寸较大时(磨料直径大于40um),常用粒度号表示。当磨料直径小于40um粒度以实际尺寸表示,称为微粉。25砂轮选择原则:粗磨时,使用颗粒较粗的砂轮,宜提高磨削生产率;精磨时,使用颗粒较细的砂轮,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砂轮速度较高时,或砂轮与工件间接触面积较大时,选用颗粒较粗的砂轮;磨削材料较软,塑性较大的材料时,常采用颗粒较粗的砂轮;磨削材料较硬,脆性较大的材料时,选用颗粒较细的砂轮。26砂轮的硬度:指砂轮上磨料受力后从砂轮表层脱落的难易程度,它反应了磨料与结合剂的粘结强度。选择原则:工件材料较硬时应选用较软额砂轮,工件材料较软时应选用较硬的砂轮,但若工件材料太软,则材料易使砂轮堵塞,故要选用软些的砂轮;砂轮与工件的磨削接触面大时,用较软的砂轮,砂轮颗粒较细时,选用较软的砂轮;精磨与成形磨时,选用硬些的砂轮。27磨屑的形成过程:滑擦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刻划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切削阶段(磨屑形成阶段)。28磨削温度:砂轮与工件接触面平均温度;磨粒接触区温度;弓箭的平均温升。29影响磨削温度的主要因素:砂轮速度,径向进给量,工件速度,工件材料,砂轮特性。第二章机床(计算转速)1顺(逆)铣:铣削时,铣刀切出工件时的切削速度方向与工件的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