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
1.切削三要素概念与计算。
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三者的总称,这三者又称切削用量
三要素。
①切削速度v:在切削加工中,刀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
vπd
1000
mmi
式中d完成主运动的刀具或工件的最大直径(mm)
主运动的转速(rmi
)
②进给量f:工件或刀具的主运动每转或每双行程时,工件和刀具在进给运动中的
相对位移量。
vf
f
(mmmi
)
③切削深度ap:等于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
⑴对于外圆车削
ap(dwdm2mm
⑵对于钻孔
apdm2mm
式中dw工件加工前直径mm;
dm工件加工后直径mm。
2.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有哪些?①高硬度②高耐热性③足够的强度和韧性④高耐磨性⑤良好的工艺性五个基本性能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应根据具体加工条件,抓主要性能,兼顾其它。
3.刀具的标注角度定义,作用。
主运动
加工表面
切削平面
进给运动正交平面
刀具的标注角度是指静止状态下,在工程图上标注的刀具角度。(下面以车刀为例介绍刀具的标注角度)⑴前角γ0: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
前角的作用:前角↑切屑变形↓切削力↓刃口强度↓前刀面磨损↓导热体积↓
f⑵后角α0: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面的夹角。后角的作用:后角↑后刀面与加工表面间的摩擦↓后刀面磨损↓刃
口强度↓导热体积↓⑶主偏角Kr: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主偏角的作用:主偏角↑切削刃工作长度↓刀尖强度↓导热体积↓径向分力↓
⑷副偏角Kr’: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与进给反方向的夹角。副偏角的作用:副偏角↑副后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摩擦↓刀尖强度↓表
面粗糙度↑⑸刃倾角λS: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刃倾角的作用:①影响排屑方向:λS>0°排向待加工表面;λS0°前刀面上卷曲λS<0°排向已加工表面;②影响切入切出的稳定性③影响背向分力大小刀具角度的选择原则:1)粗加工塑性材料时,选择大前角γ0,小后角α0,小主偏角Kr,较小或负的刃倾角λs;加工脆性材料时可适当减小前角γ0;加工高硬度难加工材料时,采用负前角γ00°。2)精加工时,一般选择较大后角α0,较小的前角γ0,非负的刃倾角(λs≥0°),加工细长轴时选择大主偏角Kr。
4.下图为车削工件的示意图,在图上标注:(1)主运动、进给运动和背吃刀量(切削深度);(2)刀具前角、后角、主偏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