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十二五”时期,高职教育转入内涵发展阶段,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一线的主力军,加强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尤为重要。而高职院校在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诸多不足,为更有效地提高其培养效果,学校、教师、社会等三个层面都应共同发挥作用,如学校需强化意识、激励机制、加强管理;教师需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发挥优势;社会需加强政府主导、实现校企合作等。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作者简介武俊梅(1976),女,浙江丽水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浙江温州325035)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10年课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过程监控及评价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201019237)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6802“十二五”时期,高职教育已从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高职教育进入历史最佳发展时期。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拥有一支整体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
f青年教师队伍。从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获悉,截至2010年底,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0360人,占总教师数的6877,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学一线的主力军。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尤显重要和迫切。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大部分来源于普通高校的应届硕士生,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因缺乏企业经历,导致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我国高职院校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仅仅为299①,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已充分认识到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采取多种途径培养。通过对浙江省的11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调研,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组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师资培训;二是下企业锻炼或以访问工程师身份到企业学习;三是校内新老教师“传帮带”或助教形式;四是鼓励参加实训室或实训基地建设;五是组织参加人事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证等。在众多培养途径中,企业锻炼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