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硬化的影响很大。当温度高时,水泥
f的水化作用加快,从而凝结硬化速度也就加快,所以采用蒸汽养护是加快凝结硬化的方法之一;当温度低时,凝结硬化速度减慢;当温度低于0℃时,水化基本停止。因此,冬期施工时,须采用保温措施,以保证水泥正常凝结和强度的正常发展。养护龄期:水泥水化硬化是一个较长的时期,不断进行的过程,随着龄期的增长水泥石的强度逐渐提高,水泥在314天内强度增长较快,28天后增长缓慢,水泥强度的增长可延续几年甚至几十年。外加剂:凡对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的水化能产生影响的外加剂,都能影响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凝结硬化。如加入缓凝剂会延缓水泥的水化、硬化,影响水泥早期强度发展;掺入早强剂会促进水泥的凝结硬化,提高其早期强度。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化学指标有:不溶物、烧失量、MgOSO3、碱含量、氯离子物理指标有: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细度(选择性指标)、水化热不溶物:水泥煅烧过程中存留的残渣,主要来自原料中的黏土和结晶二氧化硅,因煅烧不良化学反应不充分而未能形成熟料产物,经酸或碱处理不能被溶解的残留物,是水泥的活性组分之一,含量高对水泥质量有不良影响。Ⅰ型硅酸盐水泥中不溶物不得超过075,Ⅱ型硅酸盐水泥中不溶物不超过150。烧失量:水泥煅烧不佳或受潮使得水泥在在规定温度加热时产生的质量损失,常用来控制石膏和混合材料中的杂质,以保证水泥质量。Ⅰ型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30,Ⅱ型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35。MgOSO3:水泥中游离的MgO和SO3过高时时,会引起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氧化镁含量不宜超过50,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可放宽到60。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碱含量:碱含量(选择性指标)按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水泥中含碱是引起混凝土产生碱骨料反应的条件。为避免碱骨料反应的发生,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水泥中碱含量不得大于060。氯离子:水泥中的Cl是引起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因素之一,要求限制其含量(质量分数)在006以内。以上五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任何一项技术要求,则该水泥为不合
f格产品。细度:水泥的细度表示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即水泥磨细的程度。通常用比表面积法或筛分析法来测定,国家标准中规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应大于300m2kg。水泥的细度对水泥的性能影响很大,水泥颗粒越细,与水接触面积越大,水化反应就越快,这对强度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