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育人。广大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要转变教学方法,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处处体现环境育人的影响,同时,形成全方位、全员性、多渠道齐抓共管的教育教学氛围,树立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1、年级组长利用教室旁大厅白板出版本年级组习惯养成教育板报;各班要把习惯养成教育的宣传作为教室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各科组长组织实施本科组习惯养成计划,各教师与班主任相商确定本学科、本班的学习习惯内容和工作计划,进行实施。3、各班主任要把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和要求融到班规中,学校要把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和要求融到班级管理制度中,团队也要把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和要求融到检查制度中,以制度保障习惯养成教育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四)突出重点,注重课堂。长期以来,我市各校在培养学生的品行习惯和生活习惯方面比较重视,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有所忽视,而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课堂教学,因此,实施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注重强调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紧抓不放,常抓不懈。学校依据学校工作方案将学习习惯养成工作布置到科组,科组长负责抓落实。
f(五)整体推进,形成特色。我校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确定实施细则,并认真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边摸索、边完善、边总结,最终形成一套与我校实际相适应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养成教育模式。八、习惯内容(一)品行习惯1、卫生习惯⑴不乱丢乱扔。⑵衣装干净、整洁。⑶常洗澡、常剪指甲、早晚刷牙。⑷在家、在校定时搞卫生习惯。2、礼仪习惯⑴、尊重长辈,听从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⑵、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⑶、上学或外出回家见父母、长辈要礼貌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⑷、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坐,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⑸、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茶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⑹、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欢迎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⑺、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使用“您好”、“谢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