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情感价值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教学重难点: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教学方法归纳法、诱导探究法、练习法、实验启发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请同学们完成P1415科学探究表格,并讨论元素原子核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
化合价有什么变化规律?
原子电子最外层原子半径的变化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变化
序数层数电子数(不考考虑稀有气体元素)
12
112

1
0
310
0152
m
0071
m1
5
大小
410
111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
而呈周期性变化
2、同一主族元素(除稀有气体外),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气
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酸性逐渐

引言:从上面讨论中,我们认识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
均呈周期性的变化,那么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也将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
性变化,现在我们就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通过实验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
板书:二、元素周期律
提问:假如我们要用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归纳小结: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①、单质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③、
②、单质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①、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的难易程度;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
讲解分析: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标准,以11~17号元素为例,来研究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
情况,为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请大家先填写下表。
思考与教流:填写下列各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原子序数
1112131415
16
17
元素符号
NaMgAlSi
P
S
Cl
气态氢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
的水化物
f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Na、Mg、Al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板书:1、钠镁铝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科学探究:1、实验(1)请一个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再请一个学生前来观察实验现象。
题表:
Na
Mg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