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伦理困境分析
作者:胡迎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5期
摘要: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外部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并与之互动以满足中国社会需要的过程。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作为职业的本质属性,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我国在引入专业社会工作的时候,必须寻求其重要价值中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相符合的地方。但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之后,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发展惯性,社会工作在本土化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伦理困境,亟待解决。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伦理困境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国民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但在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也涌现了很多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虽然是西方国家产物,但它的功能与理念对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和助人活动越来越被政府看中,政府购买的社会工作的服务也越来越多。但是,社会工作毕竟是一个“舶来品”,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悠久东方历史的文明古国,与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有着巨大差异,因此,社会工作在我们国家的本土化过程中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
二、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
我国本土化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说,社会工作能够作为一门专业在我国得到发展,是因为它与我国的国情有一定契合的部分,但是我国是一个由“传统文化价值”作为国家社会伦理价值的东方大国,部分传统文化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已经很难根除了。
(一)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核心内容,在与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碰撞了很多火花。传统文化以“仁”为中心,主张仁爱,这与西方社会工作的一些价值观有共通的地方。由于儒家思想在传统文化当中占很大一部分,所以,它对我国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的建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找出儒家思想当中一些可以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部分,把它们融入到我国社会工作伦理体系当中,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1。
(二)“孝”文化和“远亲不如近邻”观念的影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已经从家庭伦理逐渐演变成社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孝道文化融入到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当中是我们需要做的。另外,我国自古以来“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观念也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费孝通在他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