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20100924130457转载
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课的结构,就是指一节课的各个要素联系的内部形式,它反映了一定教材单元体系中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其组织。一堂课的结构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然而,人们对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远不够充分。教育史上有过两种影响深远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即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四段论”和前苏联教育家NA凯洛夫的“五环法”。赫尔巴特把学生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明了联合概括应用”,视为教学过程的4个阶段,凯洛夫则用教师的施教程序“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课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5个环节取代教学过程。他们虽然分别从学与教两个不同的侧面来说明教学过程,但没有说明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以形成和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这一本质,也没有反映出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性特点。而凡是结构都是一种整体的存在,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如果不表现出它的整体性,就不可能揭示出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自然,也就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它自身。事实上,这两种结构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其内在的结构,教学模式的结构是由教学模式包含的诸因素有规律地构成的系统。完整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结构一般包含如下因素:
一、主题教学模式的主题因素指教学模式赖以成立的教学思想或理论。主题因素在教学模式结构中既自成独立的因素,又渗透或蕴含在其他因素之中,其他因素都是依据主题因素而建立的。例如国外的信息加工教学模式结构包含的主题因素就是信息加工的理论;无指导者教学模式结构包含的主题因素就是人本主义教学思想
二、目标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都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创立的。目标是教学模式结构的核心因素,对其他因素有着制约作用。例如国外的社会探索教学模式结构的目标因素是通过科学探索和逻辑分析,培养解决社会问题
f的能力;无指导者教学模式结构的目标因素是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条件(或称手段)条件因素指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有效。条件因素包括的内容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工具、教学时间与空间等。
四、程序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套独特的操作程序,详细具体地说明教学的逻辑步骤、各步骤完成的任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