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探究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如何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问题。我区数学教研活动也主要对“数学探究活动是否有效?”进行研讨。本文从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找准探究点,设计有效探究活动;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形成探究能力三个方面初探如何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关键词:有效探究活动探究能力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那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给学生创造探究和实践的机会,能很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1.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一般会受到旧知的影响,我们在教学设计前,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背景进行有效分析,包括对学生已经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要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进行提前预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来设计生动有趣和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为设计探究活动奠定基础。2.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学生怎样思维,学生怎样学习。许多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都比较关注“怎样教”,而忽视学生“怎样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思维能力和思
f维方式。使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结合。不否定关注学生“怎样学”,而忽视“怎样教”。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也是不能忽视的内容。
3.关注学生数学素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应在设计中体现出来,学生的综合素养影响着探究活动能否有效开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综合素质不仅仅在于能解决多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