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情”和“理”
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依次担任过小学、初中、高中的班主任,截止到今天已13个年头。说起班主任工作,我还真有点百感交集。13年的班级管理历程告诉我:小学生需要哄和逗,初中生需要导和说,那么高中生则需要“情”和“理”了。就高中班主任工作,我认为“情”与“理”在与学生交往中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的切身体会。
一、“以情感人”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地。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对学生有无情感的投入则是教育成败的关键之一,也是善不善于教育的体现。
1.必须尊重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尊重学生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并非容易。班主任需要有很高的智慧和一颗善良的心,如果不给学生留面子,肯定会伤了学生的心。记得2004届我班有一个女生曾告诉我,说我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批评她时,她真的很伤心也很生气,真的不想再理我。从此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误就允许学生申诉理由,批评学生时要讲究方法,有一句话:严是爱,松是害。“严”是老师对学生爱的基本表现,但我认为“松”也是一种爱,这“松”不是放纵姑息,它体现着理解,体现着沟通,体现着信任,体现着爱心。它将成为“授之以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引”的基础,也是班级民主管理的关键。班主任的情感投入不应该是无原则的宽容,而应是高尚的责任载体,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多年的尝试与思考,我觉得每个学生都需要善意的诚恳的赞美,赞美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的源泉。莎士比亚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了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小树不能在寒冬中茁壮成长,人不能在批评和冷眼中很好的生存。作为学生,没有人不想得到老师肯定的。后进生更如此,因此,越是后进过越需表扬,表扬得越恰当及时,越可以促进后进生的转变。只有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心理,用爱心去感动学生,学生才会接受教诲,只有在老师默默的关怀下,学生才知道感恩;只有心平气和,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这就是说亲其师才会信其道。2.交流对话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最佳方法苏东坡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谈心是一个艺术,谈话是一种双向活动,是一种思想观念,情感的交流。班主任在谈话中要善于把幽默作为一种含笑的启示,给学生以智慧的启r